宽频时代的网络红人
当互联网越来越宽,进入了宽频时代,
近,太原师范学院图书馆刷爆微博,成为很多人羡慕的“别人家的图书馆”。前段时间,太原市图书馆也曾上热搜,在网友评选的全国十大网红图书馆里,太原市图书馆排在第二。
图书馆给人们提供了良好的阅读环境,山西的图书馆接连成网红,但是,有的市民依然觉得借书看不够方便。“山西省图书馆(以下简称省图)、太原市图书馆(以下简称市图)都很好,但离家太远。如果家附近也有图书馆就太好了。”市民高女士说。
事实上,除了省图,省内各市都有市图书馆,大多数城区、县也有自己的图书馆,很多社区也有图书室。它们在市民中的“知名度”如何?是否能满足市民需要?市民想要什么样的图书馆?连日来,山西晚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调查。
与明星的炒作本质上并没有区别,都是为了引起大家的主意。
“天井式”建筑风格,层层叠叠的“书山”,个性的朗读厅……一走进太原师范学院图书馆,山西晚报记者就被它的“高颜值”吸引。“自从10月20日开馆,这里座位几乎天天都是满的。”保安说,来拍照的人多,来看书的人更多。在外来人员登记册上,每天都有山西大学、山西传媒学院等其他院校的学生来读书,也有市民和一些中小学生前来看书、打卡,不过人数很少。“太远了。如果正好在大学城附近,去这里看书还不错。”市民刘女士说。
对很多太原人而言,常去的是省图和市图。市图重新开馆后,接待的读者越来越多。据统计,日均接待量一万人,今年十一期间高时突破两万人。每天清晨,市图外抱着书本、背着书包排长队等待入馆的景象已经成为滨河西路“新景”。馆内3600个配带桌子的座位。而每逢周末,一层绘本阅览室、儿童阅览室就座无虚席,大厅的楼梯专门配了坐垫,时常坐着很多读者。
太原市区,除了省图、市图,还有哪些能看书的地方呢?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,多数市民回答“新华书店”“太原书城”,此外就不太清楚了。其中,只有几人知道社区有图书馆,但都没有去过,也不知道具体位置。
11月7日,山西晚报记者来到位于小店区昌盛西街的小店区图书馆,这里共三层,一层是幼儿和少儿图书室,二层是成人阅览室,三层是报刊阅览室和自习室。小店区图书馆成立于1992年,2015年搬到新馆,被评为国家一级县级图书馆。工作人员张玲玲说,在旧馆时,来看书的人很少,搬家后环境好了,读者才慢慢增多,但也多是老读者。紧邻图书馆的和谐公园开园后,量开始迅速上升。“今年有了和谐公园,很多逛公园的人无意中看到图书馆,就过来看看。来看书的人一下子就多了,多时,一天接待量能达到2000多人。”张玲玲说。
或者某些较有影响力的专业网站上吸引人气,由于他们在艺术上不同于主流的独特的品味,
网络红人分成三代:一、文字时代的网络红人;
他们主观并没有要刻意的炒作自己,而是自己不经意间的某一行为
省图也是太原市民喜欢前往的文化场所之一,“除去寒暑假,平时图书馆借还书籍的量基本在3000左右。”借阅部孙主任告诉山西晚报记者。但是,这些依然很难完全满足人们需求。市民常女士家住长风街,由于工作对专业学习要求高,她常去省图,“抢座位根本抢不过学生,原本以为市图开了能分流一些,但感觉省图的人一点也没少。”
市民杨先生说,省、市图书馆他都去过,感觉都很好,就是距离远。“我家住在建设路,如果不开车,不论哪个图书馆,路上都得一个多小时。借了书还书也不方便。”杨先生说,虽然听说尖草坪区有图书馆,但他不知道在哪里,也没有去过。
采访中,只有市民杜女士去过社区图书室,“书比较旧,也没有适合孩子看的书。我如果想带孩子看绘本,只能去省图、市图,太不方便。”杜女士说。
相比之下,社区图书馆的量小很多。桥东街办并二社区的图书馆在社区办公室二楼,面积约40平方米,靠墙放着一排4个书架,摆着4000余册书籍。房间正摆放着三张书桌,能坐约15人。山西晚报记者去的时候,图书馆没有人。社区主任苑海云说,图书馆已经开了4年,不过来看书的人比较少,通常一周也没几个,节假日时学生会比较多,有的还来上自习。
迎泽街办解放南路一社区的图书馆有2000多册书籍,配备有桌椅,能供十多人看书。不过,这些座椅很少有机会坐满。“还书的人比看书的人多。人多的时候一天也不过三五人。”这里有儿童绘本,但都比较旧,很少有家长带孩子来看。
坝陵北街社区的工作人员对此现象很困惑,他们的图书馆有五六千本藏书,种类很多,但来图书馆看书的市民依旧不多。“只有寒暑时候人多一些,来图书馆的基本都是还在上学的孩子。”工作人员认为可能由于现在电子产品盛行,人们对纸质书籍的兴趣就没有那么大了。
河南缔造者科技有限公司
13761208569
qq: 364268630